找到相关内容334篇,用时7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述印度佛教史

    六根烦恼造业,引发身、口、意,颠倒梦想, 一切有为法,所谓“百忧其心,万事劳形”,由惑、业、苦三者连锁,惑、业、苦,总是自心昏迷妄为,因惑造业,因业受苦,因苦生惑。佛法要习者照,澄清妄念,转迷为... 七?部与经量 八?大乘经典的新倾向 九?如来藏思想(1) 十?瑜伽师与唯识思想 十一?唯识说的体系化  印度中期佛教及晚期佛教   一?如来藏思想(2) 二?中观自续派...

    许楚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0546567.html
  • 佛法是改造人生宇宙的权威科学

    世界言:待善恶,待恶善,无善则无恶,无恶亦无善;待染净,待净有染,无染则无净,无净亦无染。这种观待道理,法尔如是,也就是人生宇宙主要的自然规律。整个大宇宙中的自然规律,不外是与不觉,知与不知的...受教化的学人。众生是学人,要有众生才会的佛,所以《华严经》说:"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花果。"若无彻底大的导师,则众生永远是迷而不觉沉沦生死苦海的凡夫,所以《法华经》说:"吾自成佛以来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4246781.html
  • 《大乘义章》的佛性说

    所言种者,众生自实如来藏性,出生大,与佛为本,称之为 种。种犹因也,故经说言:“云何名性?性者所谓阿耨菩提中 道种子。” 慧远认为众生实有如来藏性,亦即佛性。慧远一开始即能点出佛性与如来藏为同义词,可见其对真常系思想全面的了解。由于佛性能出生与佛无异的大,故佛性“种子”和“因”的意义,慧远举《大般涅槃经》中所说的“佛性者,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种子”为...

    释恒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0847149.html
  • 罗近溪‘打破光景’义之疏释及其与佛教思想之交涉

    重者,从旁捷出曰:‘但我出头,他自不能胜。’师曰:‘此皆空花语也。……夫一切世界皆我自生,岂得又谓他;若见他,即有对,有对即执;对执既滞,则愈攻而愈乱矣。能一切是我,则立地出头,自他既无,...’(文殊章)‘一切众生种种幻化,皆生如来圆觉妙心;犹如空华,从空而,幻华虽灭,空性不坏,众生幻心,还依幻灭;诸幻灭尽,觉心不动。……依幻说,亦名为幻;若说,犹未离幻。……’(普贤章)  (注 ...

    古清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5447396.html
  • 《大智度论》与《十住毗婆沙论》

    名为少,又少时住故名为少;又见少佛世界故名为少。中多亦如是。说是三昧或说观,或无观,或无无观。或喜相应、或乐相应、或不苦不乐相应。若入出息、或无入出息…或漏、或无漏。或欲界系、或色界系...:云何为念佛三昧。答曰:念佛三昧二种,一者声闻法中,于一佛身心眼见满十方。二者菩萨道于无量佛土中,念三世十方诸佛,以是故言:念无量佛土诸佛三昧常现在前。(大正25,108下~109上)  大乘的念佛...

    释海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4647528.html
  • 宗密大师学风研究(1)

    考试途中,偶然路过遂州(四川巴中)大云寺,看见道圆禅师,俨然若思而无念,便向其问诣法要,颇能契心,如针芥相投,朗然若照而无,乃从其法席而削染出家,承受教法。元和三年,依拯律师受具足戒。得戒后,一天...妙境。  第三篇直显真源,解说佛的了义实教,即一乘显性教。认为 “一切有情皆真心,无始以来,常住清净。昭昭不昧,了了常知,亦名佛性,亦名如来藏。从无始际,妄想翳之,不自觉知,但认凡质,故耽著结业...

    杨政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347541.html
  • 从初禅相应之心所谈修定前方便

    如我去欲、恶不善法,观,离生喜乐、入初禅,此名现在泥洹。1  有人以为入定即涅槃,持著这种邪见就成了学佛的大障碍。不得定,而急求定则苦恼生;得定,则邪见生。此二极端皆因为前行不具足所造成。  ...善业。  (十二) 身心轻安、轻快、练达、适业性  (依喜心、轻安支及“执持一所缘”为缘)  身心轻安“寂灭身心不安”的特相;“破除身心不安”的作用;以身心的“不颤动及清凉的状态”为现状。它们是...

    释见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1047577.html
  • 《阿含经》的菩萨道──兼论《般若经》的出现

    两头安枕,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。坐已,离欲、离恶不善之法,观,离生喜、乐,逮初禅成就游。阿难!尔时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并久不见大善见王,各怀饥虚,渴仰欲见。…阿难!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还去...为了「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」而「多行空」,此时以般若度为主修,依此超越「梵世法」。在后者的需求下,佛灭五百年起印度便《般若经》的大量出现。  二、《阿含经》的前五度  在《阿含经》中,释尊很善巧地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3147818.html
  • 韩国佛教史略

    伪造阴阳书,阴谋不轨;另真,亦妄言阴阳以惑众。十七主仁宗王时,妙清利用阴阳密术诳王臣而造反。十五主肃宗王时,后妃太子等登日月寺后之山岗,置酒为乐;又禁止群聚男女僧尼作万佛会,因其实以宴乐为目的...自念的一种念佛法门。以十种念佛而发一念之真,真觉时为顿悟,十种念佛是渐修。可知知讷的思想是彼此呼应的。  此外尚评论宗密、神会等见解的文字。  知讷开创了曹溪山修禅社,成为九山之外的别立一宗。  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5748445.html
  • 支那内学院院训释(1)

      支那内学院院训释  训支那内学院。举四句:曰师,曰悲,曰教,曰戒。次第释之。注  释师训第一  作师一  出类拔萃之物类,固应有出类拔萃之人类,即应有出类拔萃之思想,出类拔萃之先觉,与夫先觉之事,而师之为物以立。识与识皆充法界,皆相梵网,故人与人、人与有情、有情与人、有情与有情,皆相系属,皆相平等,性分质分,莫不皆师之为物者在。充人之量,充有情之量,天地合其德,日月合其明,四时合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2548506.html